Skip to content
Heart icon (animated) heart icon (static)
Page logo
媒体报道

创新发展模式 扩大在华投资
创新发展模式 扩大在华投资

北京 ( 2016-11-03 ) - (健康报网) 2016年4月,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履新。这位新负责人曾经在欧洲、中东和非洲担任过强生总裁一职,对全球市场有着深刻的认识。此次履新,孟启明将带领强生在中国发展,同时,还将继续担任强生亚太区医疗器材集团主席,领导亚太区医疗器材业务。日前,孟启明就“健康中国”、“强生未来发展战略”等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。孟启明表示,在支持建设“健康中国”的大背景下,强生将在消费品、医疗器材、制药领域创新发展模式,并持续不断扩大在华投资。

  高度重视中国市场
  健康报:强生是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?
  孟启明:强生是全球最具综合性、业务分布范围最广的医疗保健企业,业务涉及消费品、制药、医疗器材三大领域,1985年在华创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。目前,强生在华共有8个生产基地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苏州、西安等90多个城市拥有员工总数近1万人,占全球总员工数的近十分之一。
  在强生精心经营百余年间保持不变的原则与理念中,尤为显著的是强生的信条。孟启明再次强调了这一信条:我们首先要对医生、护士和患者,对父母亲以及所有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接受我们服务的人负责;其次,我们要对世界各地和我们一起共事的男女同仁负责;另外,我们要对我们所生活和工作的社会、对整个世界负责。如果我们依照这些原则进行经营,股东们就会获得合理的回报。
  在强生,消费者、医生和用户利益始终被放在第一位,在中国同样如此。在孟启明眼里,中国依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。“中国有13亿多人口,随着健康观念的逐渐深入,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。同时,中国政府将健康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意味着中国对健康需求潜力巨大,强生将有机会为中国大众提供更多、更好的健康服务。”孟启明说。
  扩展本土生产能力
  健康报:强生在华将有哪些本土化的动作?
  孟启明: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的进一步调整,发展模式会得到优化,未来会形成一个新兴创新生态系统,中国也将引领全球迈向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。
  为了适应中国对健康的需求,强生已经扩大在华投资。“为了扩展中国业务,我们会大范围招募人才,邀请他们加入强生。这么做不仅能够发展壮大强生中国的力量,也会在社会范围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。”孟启明表示,在此基础上,他们会充分了解民众的健康需求,继续扩展本土的生产能力,从产品的研发到生产和应用均在本土完成,未来本土化生产是公司的发展方向。
  创新驱动新动力
  健康报:强生的创新研发策略是什么?
  孟启明:强生是首家在中国成功开创“端到端”研发模式的跨国企业,并通过实现从早期研发到临床应用,致力于加速中国创新产品的研发,促进中国创新型经济的发展。强生的三大业务领域在中国均设有研发机构, 并在上海建立了强生亚太创新中心。
  在谈及如何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时,孟启明表现出了对中国的极大信心。“在中国,工程师的数量惊人,也就是说中国科技研发的人力资源很强。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创新更好地配合政府、相关机构,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路上应对各种涉及健康的问题。”孟启明举例说,有报告显示,未来患肺癌人群中,中国的占比较大,这给社会乃至家庭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。针对这个现状,强生计划在中国设立全球肺癌研究中心,通过创新的手段,降低患病风险,加强早期诊断,提高治疗效果。
  此外,强生关注医护群体,不仅全力支持政府和医疗行业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,还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推动医疗护理队伍的发展。2016年,强生还进一步将关注扩展到了精神卫生领域的医护群体,希望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增强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工作的认识。
  助力“健康中国”
  健康报:强生的“健康社会”理念如何在华落地?
  孟启明:“健康社会”是强生公司的一项全球行动,其主要内容包括强生在企业社会责任、创新、医疗健康课题研究,和支持公共卫生与医护工作者4大方面的工作。2015年,强生全球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戈尔斯基先生访华期间,提出在中国推动“健康社会”行动,希望通过凝聚全球顶尖医学、科学及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和智慧,结合爱心善举,全力支持中国构建健康未来。
  “健康社会”行动实施以来,强生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界和研究机构对医疗健康课题的探索与研究,包括戒烟、健康筹资机制等;深入开展新生儿复苏计划、支持“微笑行动”、倡议和支持30万颗“关爱之心”、“母婴信使”等多个公益或者志愿者项目;在华设立“国际健康促进奖”,表彰那些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,为全球公共卫生作出无私奉献的中国援外医护工作者。
  孟启明进一步解释,“健康社会”行动将凭借强生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所累积的视角,依托强生在全球的广度、深度和规模,并充分运用在中国市场所累积的经验,在中国经济结构改革、大力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,助力中国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。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jkb.com.cn/yzyd/2016/1103/397755.html

Back to top